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新聞專題 > 寶島采風> 〔寶島采風〕龜王岩不老山城 八八風災後重生

寶島采風

字級

〔寶島采風〕龜王岩不老山城 八八風災後重生

【人間社 孫芳菲 高雄報導】 2024-06-25
六龜位於高雄市東北隅,因地處偏僻,過去曾是窮途潦倒者的隱藏所,族群多元;國民政府遷台後,大批榮民前往開墾,南腔北調,族群益形多元,甚至有「小中國」之稱。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六龜,如今歷劫重生,揮別慘痛過往。

六龜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:其一是原住民Lakuri社的譯音;其二是當地有三組巨岩相對,猶如六隻龜而得名。其三是流經境內的荖濃溪漲潮時,溪床上有六座巨石高出水面,遠望好像六隻烏龜停佇溪中,因而被稱為「六龜」,其中最大的一座,被尊為「龜王」,還設有神位。

不過,八八風災造成荖濃溪氾濫,其中五座巨石被深埋在溪床下,現僅存龜王岩。災後區公所在「福龜文化園區」打造五座石龜,與龜王岩相呼應,象徵守護地方。每年11月的「龜王觀光文化祭」相當熱鬧,龜王岩還有乞龜活動。

朝聖之旅 三大佛教聖地
諦願寺、三慧寺、清涼山護國妙崇寺,被稱為六龜三大佛教聖地。諦願寺位於彩蝶谷附近,周圍有層疊山巒與荖濃溪環繞,風景幽美。寺內的臥佛是由整棵樟樹雕刻而成,重達7噸;五百羅漢則是用青斗石雕刻,每尊都跟成人等高。

三慧寺座落於紅水坑山上,曾獲表揚「推行百萬植樹綠化成效獎」。三慧寺為清靜的禪修寺院,寺內供奉有200年歷史的青銅大佛,有「六龜左岸佛教聖境」的美稱。

清涼山護國妙崇寺依中國宮殿建築為藍圖,採傳統唐宋佛教寺院的伽藍七堂形式,內部有許多精美的景泰藍工藝、壁畫與佛像雕刻,猶如一座山中佛教美術館。寺院石雕城牆高聳堅固,八八風災時還曾擋下藤枝林道崩塌的土石。

彩虹大佛 巨大佛手傳奇
「彩虹山六龜大佛」鄰近不老溫泉區,大佛有7層樓高,前方不遠處有一雙銅鑄的「天下第一手」,呈交疊的「放掌」狀態,據說在興建大佛時,有工人從佛首掉落到佛手,一度命危,後來奇蹟好轉,因此另建這雙佛手,以感念大佛庇佑平安。

彩虹山大佛地下室收藏一塊重達6892公斤的緬甸翡翠玉石,是彩虹山的「鎮山之寶」,據說摸過玉石的人,身體可獲得好能量。八八風災時發生大量土石流,幸好有大佛阻擋,大佛下方的村落安然無恙,傳為佳話。

亞洲最大 山林環抱聖殿
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台山道場,位於新威森林公園旁,是亞洲最大的一貫道道場。建築群以金白色調為主,屋頂則是鍍金的琉璃瓦,金碧輝煌,氣勢磅薄,其中白陽聖殿的彌勒古佛後方,有巨幅的兜率天彩玉壁雕,細緻生動,令人嘆為觀止;日月湖邊有許多巨大岩石、藥草園與佛像石雕,可飽覽湖光山色。

浪漫苗圃 新威森林公園
新威森林公園位於荖濃溪西岸的台地上,原本是荖濃溪舊溪床的一部分,因土質優良而建為苗圃,主要培育熱帶林苗木,以桃花心木、杉木、竹子數量最多,是全台最大苗圃之一。公園中有一條2公里長的桃花心木大道,冬末春初時樹葉會由綠轉紅黃,不僅是打卡勝地,也有人專程前往拍攝婚紗照。

媲美桂林 六龜最美地標
荖濃溪旁有40餘座圓錐狀山丘,稱為「十八羅漢山」,因山群狀如火焰,又稱為「六龜火焰山」,被譽為六龜最美麗的地標。山丘倒影在荖濃溪上,景觀猶如桂林山水,近看卻是十分壯觀的懸崖峭壁,因而有「小桂林」的美譽。

十八羅漢山與苗栗火炎山、南投九九峰,並列為台灣三大火炎山。當地歷經百萬年形成的特殊地形,有陡崖、U型谷、半面山、峽谷、曲流等,是天然的地理教室。

吉貝木棉 全國最美校樹
新威國小於日本大正10年(1921年)創校,這所百年老校有一棵樹齡約70歲的「校樹」吉貝木棉,樹高約50公尺、胸圍6公尺,樹形高大優美,使站在荖濃溪對岸,仍能清楚看見,是新威國小的精神象徵,2015年參加「全國最美校樹」選拔獲特優獎。

口足畫家 楊恩典的故事
六龜山地育幼院出了知名的口足畫家楊恩典,她出生就沒有雙手、胸腔嚴重變形,被棄置在高雄岡山果菜市場,由六龜育幼院創辦人楊煦牧師夫婦發現後收養。1976年,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造訪六龜育幼院,鼓勵楊恩典「以腳代手」,終成口足畫家。楊恩典於2007年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。

六龜育幼院「主恩堂」的興建也有一段傳奇故事,1973年楊煦牧師夫婦苦無禮拜堂做禱告,因此向上帝祈求一間禮拜堂;竟然有位建築師吳茲庚夢見孤兒院,且聽到「你要蓋一間禮拜堂給孤兒院」的呼聲。吳茲庚醒後,跑了好幾家孤兒院,均非夢中所見,直到六龜才認出來,也蓋了「主恩堂」送給育幼院。

日式宿舍 變身客運車站
「池田屋」原本是日本人興建的旅館,據說是由藤枝運下山的一株大紅檜木建成,用來接待日本旅人或軍隊駐防、警察宿舍,在日治時期山地開發史上具重要的歷史意義。台灣光復後由高雄客運公司承租,是居民外出工作、求學的記憶。

百年古厝 交易山地特產
「洪稇源商號」是六龜最老字號的山地產物交換所,由旗山人洪見濤在1911年設立。日治時代為了規範原住民,設立山地特產交易所。原住民捕獲的野物或農作物,可拿來換錢,或換取民生必須品。六龜地處偏遠,房屋多以茅草、木材搭建,「洪稛源」為當時少見的磚造建築,牛車裝滿就是一稇,當年取名「洪稇源」,就是希望「豐收富足」。

文化空間 平復風災傷痛
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以「寶來陶」、「日作染」、「土窯胖」打出知名度,陶藝教師李懷錦在八八風災後,指導社區媽媽們用捏陶走過重建路,社區媽媽們的手一點一滴捏塑陶土,風災帶來的傷痛也一點一滴漸漸平復。「日作染」使用在地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實和樹皮等天然色素,經過多重沁染,將布染成獨特的紋理色澤。「土窯胖」烘焙的麵包,都是社區婦女親手揉捏,用溪石和泥土打造的柴燒木窯烘焙而成。
12345678910第1 / 21頁
追蹤我們